扶贫故事|牛哞声声产业兴
日期:2021-03-03
来源: 赫章县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图为督查组了解养牛产业发展情况
“哞……哞……”近日,毕节市赫章县双河街道纪工委督查组在开展扶贫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回访”时,刚走进田坝村村口,便听到不远处养殖场内传来的阵阵牛叫声。
当“回访”人员来到养殖场,田坝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级合作社理事长马继学热情地向督查人员打招呼:“要不是你们督查得紧,哪来的这一头头牛哦!”
去年6月,根据赫章县纪委监委的统一安排,双河街道纪工委对辖区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当督查人员来到田坝村开展监督时,发现该村13户贫困户虽然享受了户均1万元的养牛项目直补资金,但实际上没有一户群众买牛来养殖。
发展产业是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撑。养牛项目有资金支持,也符合田坝村荒山草坡较多的实际,但为什么政策落不了地,养牛项目没了下文?督查组决定通过深入走访,弄清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一直没有购买牛犊喂养,是因为自己养殖成本太高,不懂技术存在风险。”走访中,部分贫困户向督查组说明了不愿自己养牛的原因,并表示村里知晓情况。
督查组随之找到了田坝村村“两委”干部,进一步了解该项目实施情况。
“收到贫困户反映不愿养牛问题后,我们商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动员不愿自己发展的将养牛直补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养殖。”田坝村党支部书记孙成光介绍,根据协议,贫困群众入股后每户每年能分红2000元。
经核实,13户贫困户与田坝村村级合作社经过协商,都自愿入股合作社,并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
集中养殖、抱团发展,既保证了群众利益,解决了群众分散养殖存在的困难,还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法子,可是就在养牛项目即将实施时,却又遇到了波折。
“就在合作社建好圈舍,准备购入牛犊时,却恰巧遇到牛价上涨,买牛资金出现了困难。”面对督查人员,合作社理事长马继学显得一脸无奈,也透露了心中的“苦楚”。
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总攻阶段,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效益,直接关系到脱贫的质量和成色。督查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把田坝村养牛项目未落地相关问题向双河街道党工委进行了汇报。
随后,双河街道党工委及时召开联席会议,下派农技干部帮助解决养牛技术问题。同时,协调贷款20万元,解决了养殖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
最终,在街道、村级共同努力和街道纪工委的跟进监督下,田坝村村级合作社养殖场购买了十多头牛,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去年养殖场出栏了成牛4头,繁殖了牛崽5头,现在共养牛20头。”马继学向“回访”的督查人员介绍,目前已兑现入股贫困户分红2.6万元,近期准备再购进一批牛犊,扩大养殖规模。
“脱贫不脱监督。”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双河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扶贫产业壮大发展,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链接:http://www.gzdis.gov.cn/show.html?url=system/2021/03/03/017848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