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让博物馆更便民亲民
日期:2025-03-0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近日,苏州博物馆本馆延时开放至20点,吸引大批游客入馆夜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多家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的规定,按照“早开门、晚关门”的原则延长开放时间。从“每周休一天”变成“天天见”,这对于爱逛博物馆的游客观众来说,无疑是件暖心事。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对于博物馆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长,但“预约难”“参观体验不佳”等问题也随之凸显。面对供需矛盾,一些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的规定,是对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体现着服务理念的升级。对博物馆来说,也有助于其分散客流、“削峰填谷”,使更多游客能够从容地欣赏展品。
当然,博物馆是否“天天见”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考量。毕竟,“周一闭馆”这一惯例,不仅是博物馆“喘口气”的机会,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必要的休整时间,更为展品维护、设备调试等留出了固定的时段。应该认识到,一些博物馆取消“闭馆日”的做法值得鼓励,但各家博物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审慎考虑,要结合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有无热门展览等因素,统筹考量,科学决策。
如何让游客享受优质文化体验的同时,确保文物安全和博物馆正常运转?这是取消“周一闭馆”规定的博物馆必须直面并解决的问题。作为率先取消“闭馆日”的博物馆,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表示,他们将调整设备维护和文物保护的工作时间,以确保每一位游客在开放时段来访,都能获得满意的参观体验。“多想一步、想在前头”,这应是必不可少的意识。
取消“闭馆日”只是博物馆探索更加便民亲民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还有不少工作可做。期待众多博物馆在坚守保护匠心的同时,更好回应参观者的需求,让文化的温度传递得更远、更久。
上一篇: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丨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下一篇: 廉语清风|思谦冲而自牧